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建议
社员赵大友入选“九三论坛”论文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26日 来源:九三学社宜昌市委 阅读3749次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九三学社宜昌市委    赵大友

   

内容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经济等条件的制约,许多地区目前尚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这些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区域分工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实施规模化经营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县域产品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打造强势品牌,并通过培育大市场来发展大产业。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县域经济   发展对策   区域分工理论

一、少数民族地区现状综述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界定

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指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五个多民族省份及吉林、湖北、湖南、海南等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或以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并包括一些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或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称为少数民族地区。

(二)、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贫困现状

尽管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少使数民族贫困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因为大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地处边远山区、高原荒漠地区,居住分散、土地匿乏、生存环境恶劣、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局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严重,特别是滇、黔、湘、桂、川、青、新、陇、宁、内蒙古、渝等11个省区市中,目前还有约20个民族的390万群众所在的77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属于特殊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这77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分别占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县的11%,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13.4%,占少数民族地区绝对贫困人口的30%。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因此这些地区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也应因地制宜采取独特的策略,本文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发展县域经济成功经验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

二、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一)、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概况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边陲,属武陵山支脉,系云贵高原东延部分的尾翼地带,全境皆为山区。198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县土地面积2372平方公里,辖5镇、3乡,总人口20.8万,其中土家族人口占67%。

(二)、五峰县域经济发展成就

建国初期,五峰县只有农业和少量手工业,生产效益极其低下,全县没有一台机械、没有一座水库,刀耕火种 ,广种薄收,耕作方式十分落后。由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五峰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人民生活非常贫穷。到197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085亿元,财政总收入3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元。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8180亿元,是1978年的16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4277万元,第二产业完成47724万元,第三产业完成66179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0088万元,是1978年的30倍,每年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298元,是1978年的2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526元。

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分工理论

县域经济是指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财政一级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为标志,以县城、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同时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是一个县范围内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交织的综合体。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一般的县域经济发展一样,从根本上讲,就是如何调整好县内和协调好县外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县域经济的整体优势,并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地实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区域分工理论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所谓区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区域进行的分工,即各个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生产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的产品。区域分工理论是利用区域差异进行专业化生产与贸易,以求得比较利益的理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经济规律,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理论主要包括:

(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源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亚当·斯密论证了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并且指出每个国家(地域)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各国(地域)的资源就能得以正确的分配和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斯密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占有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该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绝对优势的产品,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然而,如果一个地域在任何商品生产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地域是否应参加区域分工呢?如果参与,就与绝对优势理论矛盾;如果不参与,则又与地域分工的现实不相符合。比较优势理论正是针对绝对优势的这一缺陷发展起来的。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他指出:任何国家,即使在生产上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由于它同其他国家在生产上的相对成本不同(即贸易之前各国具有不同的比价),均可以利用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更加专业地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通过相互贸易,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这是最有利和最合理的地域分工原则。

李嘉图认为,成本差异程度的不同,为两地之间互利的分工和贸易创造了条件和贸易的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指出了区域贸易的广泛基础。不论一个地区处在哪一个经济发展阶段,也不论其资源的贫富或经济实力的强弱,都有参与区域贸易的可能。只要利用相对成本优势,发展区际贸易,就能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多的使用价值。第二,提出了区域交换的特殊规则。比较成本是一种独特的选择方式,选择标准不是绝对值的高低,而是相对值的异同,即所谓优中选优,两利相权取其重;劣中选优,两弊相衡取其轻。比较优势理论的深远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居统治地位,成为当今研究地域分工和贸易问题的理论基础。

(3)资源要素禀赋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作为区域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分析了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即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了区域分工与贸易、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产生。劳动力比较优势不是比较优势形成的唯一因素,更现实的解释要考虑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

要素禀赋论解释了导致产品比较成本区域差异的关键原因在于要素比例的不同。他认为,相对成本差异是由区域间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差异引起的。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同种商品不同区域的生产函数相同的假设前提下,同一区域生产不同产品的各部门所使用的技术不同,因此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也不同。产品的劳动成本占其价值的份额较大的,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使用资本较多的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不同区域的各种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供给量较丰富的要素,其相对价格较低;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较低;而供给量稀缺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较高,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也必然较高。由于各个区域的相对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的要素使用密集度也不同,因此,资源禀赋理论认为,每个地区都应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取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

(4)协议性地域分工理论

在生产要素禀赋比较率已不存在的条件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地域分工便不可能发生。1961年林德(S•B•Linder)曾提出“代表性需求理论”,即在收入水平接近,需求格局类似的工业区域间的贸易理论。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在分析了林德的理论之后,指出所谓收入水平接近,需求格局类似,意味着资本、劳动的禀赋比率的近似,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是不会发生分工的。林德认为分工是能发生的,却未能指出分工发生的原因。小岛清认为在比较优势不存在的条件下,决定分工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他认为一国一地或一个企业,在现代经济中,运用现代管理,形成生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也会产生地域分工效益。但由于造成分工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实现,需要当事双方的某种协议加以实现,所以他将这种分工称为协议性分工。

2、区域分工理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依据区域分工理论,县域经济最有效率的经济开发组织模式应当是从整体上把握所在区域经济开发的机遇和方向,依据各县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和资源要素禀赋,在区域内各县行政区划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区域分工合作关系,实现区域优势的整合和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可见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合理的区域利益协调是发展的关键;坚持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宏观调控是发展的保障。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应该以区域分工理论为指导,积极创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把各县的自然禀赋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这里结合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实际,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问题。

  1、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充分利用县域经济的特殊资源要素禀赋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五峰县位于武陵山区,目前发展大工业的条件尚不具备,但五峰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优势,五峰的特色在绿色,出路在绿色,希望在绿色。10多年来五峰围绕这一比较优势全力打造绿色产业,成功构建了“一林(林业)、二叶(茶叶、烟叶)、三果(魔芋、马铃薯、干鲜果)、四系列(高山野菜系列、名贵药材系列、反季节蔬菜系列、种苗繁育系列)”绿色产业化经营格局,奠定了良好的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基础。

2、着力实施规模化经营战略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要着力提高特色产业的经营规模,将特色产业打造成主导产业,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五峰县非常重视每项绿色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企业化开发。变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方式为“专家+法人+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抵押、转让等办法,让土地适度地向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集中,以规模经营促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和推进“订单农业”,使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用现代工业理念抓农业,夯实“原料车间”,即产业基地;壮大“加工车间”,即龙头企业;优化“总装车间”,即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严格工艺流程,即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注意产品包装,即打造名牌产品。

3、大力提升县域产品科技含量

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注重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实现产品由低档次、低附加值向高档次、高附加值转变。五峰县主要通过以下的措施来提高县域产品科技含量:一是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开发新产品。二是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通过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姻,以及内引外联、牵线搭桥等措施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三是更新用人观念,解放思想,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全县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其成为构建绿色五峰的主力军。 

4、最大限度整合县域资源打造强势品牌

品牌就是竞争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打造区域特色突出的强势品牌。五峰始终强调品牌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培育了一系列名牌产品。五峰现具有采花毛尖、水仙春毫、天麻剑毫、千丈白毫等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的品牌名茶系列,茶叶2007年五峰实现茶叶总产值11472万元,其他名牌产品还有宏力魔芋精粉、中国茶酒、真空冻干野菜等,系列特色品牌已成为五峰抢占市场的“敲门砖”。

5、培育大市场来发展大产业

规模化大生产需要大流通作为基础条件。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必须把流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发展县域流通经济,既要大力培植和壮大农民经济能人队伍、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中介组织、营销队伍、提高其组织化程度,还要重视和发展现代流通业,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介入流通领域,兴办专业市场,拓宽农副产品流通的辐射范围,扩大流通规模,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传统流通和现代物流的有效对接,拉近农民、企业和市场的距离。五峰积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引领农民进入产品销售大市场。按照“兴一门产业,办一个市场,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吸引民间资本,培植、建设了一批前伸基地和后延销售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引导和帮助同类行业集中统一经营,形成集约销售的规模效应,并且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民间流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把山区千家万户的农户通过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带领,从“小庭院”、“小作坊”走进大市场,使五峰绿色特色产品向全国辐射。

参考文献

1、[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王翼龙译,商务印书馆,1990

2、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赵大友等.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2004

4、五峰县统计局.2007年五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五峰县政府网.WWW.HBWF.GOV.CN 

 

主办单位:九三学社宜昌市委员会
单位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樵湖二路一号 | 邮箱:HBYC93@126.COM
技术支持:宜昌市五环计算机网络公司
鄂ICP备11007263号-1 [ 社员登录 ]
Copyright 2001-2024 yc9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