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建议
完善体系 破解难题 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发布日期:2014年7月4日 来源:九三学社宜昌市委 作者:向光明 阅读5534次

  

根据中共市委双月座谈会课题的安排,社市委召开了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专题研讨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成立了“健全完善竞争机制,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研究”课题组,按照中共市委统战部的统一部署,组织社内专家赴市经信委、有关中小企业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了全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一、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已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力量。

1.中小企业创造的增加值约为全市GDP38.3%2013年,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080.11亿元,占全部企业增加值的70.0%,占全市GDP总量的38.3%

2.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3年,中小企业共完成利润总额 199.86 亿元,占全部企业利润总额的50.3 %
  3.中小企业占据了城镇就业岗位的半壁江山。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创造相对较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更是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2013年,全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突破62万人,占全市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二强,其中工业制造从业人员达3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0%

4中小企业是重要的创新力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巨大的创新潜力。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己经成为创新的主要力量。在制度创新方面,中小企业创造了股份合作制,它既不同于股份制公司,又有别于合伙制,是中小企业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适合中小企业的崭新制度,显示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0件,70%为中小企业拥有,湖北省著名商标114件,83%为中小企业拥有,2013年新增湖北名牌产品28件,71%为中小企业拥有。2013年宜昌市工程(技术)中心的达到58个,全部为中小企业拥有,其中2013年新增12个。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推动技术创新、加快市场化进程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

二、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有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因素两方面原因。

(一)外部环境主要体现在“三难一缺”,即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缺少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1融资难

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是长期以来困扰和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资料表明,我市87%的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主要源自于自有资金,24%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13%的企业以民间集资方式获取资金。调查还显示,超过80%的企业感到生产资金不足。根据某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全市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率较低,其中,企业贷款户数满足率为20.7%,企业贷款需求金额满足率为24.5%

融资难的原因:一是我市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二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系统不健全。企业生存的“三个要点”

第一是市场,第二是适合市场的产品,第三是加快产品市场流的资金。也就是说越是发展的企业,越需要资金扶持,融资体系健康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而融资体系发展严重滞后,在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中小企业大部分受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级较低等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上市和发债条件,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

以银行融资而言,信用担保体系落后,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要求。在企业自身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的情况下,通常中小企业会通过担保公司信用担保融资,但在现实情况下,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还比较落后,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目前我市的入围银行的担保机构很少,很难满足我市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要求;二是担保行业本身的管理落后,诸多民营担保公司运作很不规范,对企业的要求比较苛刻,收取的费用也比较高;三是中小企业抵押问题突出,抵押登记评估存在环节多、费用高、随意性大等问题,让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加大融资成本。目前,我市尚未能如武汉市等地一样,出台办理顺位抵押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2.用地难

用地方面,我市土地资源紧张,城区情况尤为突出,一些传统粗放型制造业消耗了大部分土地,导致现有存量不足,不少处于快速扩张期的中小企业在增资扩产时所需的总部、研发及生产用地需求难以解决,不得不放慢发展速度甚至外迁。同时,中小企业入园难,取得土地成本高,优惠政策不平等。规划与税收制度方面,企业一旦进入规划红线,企业实际上已经失去土地使用权,但是土地使用税还要照缴。

     3用工难和人才短缺

用工方面,随着经济逐步回暖,我市工业企业订单有所增加,对熟练员工的需求大幅增加,但高房价、高消费水平,使企业职工收入水平缺乏吸引力,难以招聘到合适的普通员工。同时,中小企业亦面临中高端人才短缺。主要原因:一是中小企业规模小,稳定性差,难以吸引人才加盟。近年来,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出于“人才储备”战略的考虑,或受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的影响,在人才吸进方面以高薪、高福利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为代价网罗高级人才。但中小企业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资金实力都难以和大企业相比,这使中小企业很难以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人才;同时,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无论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都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得多,所以对于人才来说,在中小企业求得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大企业,导致了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人才。二是人力资源管理落后,激励制度不能完全实施。大多数中小企业将员工视为“经济人”看待,不能很好地了解员工内心的具体需要,也没能对高级人才制定具体的工薪制度。在对待员工的思想上,要求员工利益服从企业利益,只看到企业付给员工的工资,不能了解员工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导致员工对工作缺少动力甚至是厌倦。在激励制度上,有些中小企业制定的比较好,但由于企业受自身资金实力的约束,制定的制度并不能很好地执行,这对吸引或留住人才都是非常困难的。三是员工培训投资少。中小企业由于大多都处于原始资金积累的过程中,资金会有比较大的困难,为了节省行政费用的开支,往往在员工培训方面投资得比较少,而人才除了看重工资以外,还会比较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这方面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很难有优势。同时,企业基本没有制约员工离职的有效手段,这也是造成企业员工培训投入少的重要原因。

4.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市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阻。另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

(二)中小企业自身方面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中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占比例低,企业发展空间小,后劲不足,通俗而言,就是中小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生存能力差。



 

 1.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

2013年,全市8002家中小工业企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中小工业企业只有1185家,占比14.8%,小型工业企业占比达85.2%。中型企业数量显然偏少,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

2.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分散化经营现象严重

我市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在园区外分散经营,主要靠单兵作战,没有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园区的辐射作用。

3.家族式企业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

由于我市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经营者素质和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较为严重,管理方式大多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三、对策与建议

支持中小企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不但政府要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服务保障等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实施力度,全面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摆脱发展困境创造宽松环境。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也要定好位,正视困难,沉着应对,加强管理,提高对市场的认识,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建立执行战略的组织、人员、计划、措施和时间表,并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调整策略、战术。

(一)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大力发展以中小企业服务为主的信用担保机构。这是化解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途径有:开展多种担保体系建设,搭建银企合作桥梁,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进担保网络建设,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和奖励政策,加快形成融资担保市场;不断扩大担保业务的覆盖面,积极促进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建立起稳定的协作关系,通过建立银行、担保、投资、典当、民间借贷与中小企业多方合作与共赢的融资新模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扶持和指导宜昌市若干重点中小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积极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推动优质中小上新三板,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鼓励创业投资公司发展。

2.完善应急状态下的金融保障。对于民间主体的融资活动,应该相信市场,给予其合法的市场地位。要用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明确融资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将其纳入规范的金融体系,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应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市场有序发展,使民间资本发挥其应有效用,回归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在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特殊时期,更应建立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秩序整顿等制度,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大力培育和发展债务重组和资产收购兼并市场。加大行政服务力度,出台资产顺位抵押金办理规范和流程,支持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市场的良性发展。

3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只要符合《商业银行法》规定标准,无论其所有制性质如何,只要经过央行机关批准,工商部门注册,就可以开设地方性金融机构,并强化监督、鼓励竞争,形成规范的地方金融机构优胜劣汰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以聚集更多闲散资金,支持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明确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制度中的作用和功能,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的具体管理方法和鼓励措施。再次,要落实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财政资金渠道、执行机构及管理办法。

4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一种全员入股的资合与人合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一方面可以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可以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将全体职工的闲散资金积聚起来,发挥规模效应。对于组建股份合作制发展好的企业,则可以转化为股份制公司,直至最后争取上市,突破融资的障碍与瓶颈。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还可以克服中小企业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使中小企业走上开放式经营与管理,向最终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支持

建立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各类民间商会为桥梁,社会服务中介机构为依托的多方社会资源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全方位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是要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上岗培训、再就业培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训。在技术创新方面,对进行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对其新产品的开发、员工培训等活动提供无偿资金资助,并以贴息贷款的方式优先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在信息化方面,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内部管理系统与外部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相互融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要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服务需求,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各类服务机构提升能力,积极拓展业务,规范服务行为。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鼓励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研究,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在中小企业集中特别是产业集聚地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机制。在产业集群中建立行业协会,有助于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更重要的是为会员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建立“政府引导,协会搭桥,部门联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调服务体系。政府本着“引导不干预,指导不代替”的方针,帮助建立行业协会,变“找政府”为“找协会”。

行业协会是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协会或联盟应是互助型的,它不仅可以为协会或联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所需的信息,而且可以为中小企业相互间交流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提供场所和条件。协会或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应加强互助合作,资金充裕的企业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先进的企业则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还可以相互间提供贷款担保。这样,某些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则可以在协会或联盟内得到解决。而且,这种协会或联盟为其以后发展为集团公司或联营公司奠定了基础。

(三)发展产业集群,实施品牌战略,加速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抓紧抓好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1发展产业集群,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集群化发展,是中小企业规避风险、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集中培育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到产业园区集中,发展专业化、有特色的工业园区,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2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强技术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信息化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鼓励和支持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模具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努力满足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和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

3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名牌产品企业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培育和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产业国内外知名度。

4.加强管理创新,创建新的企业经营模式中小企业的活力在于创新,而管理创新是基础,二人以下不用管理,三人以上必须管理,尤其是发展中的中小企业管理更为重要。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老板一定要懂管理,会管理,否则管理创新技术就是一句空话。要想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创新经营是企业核心中的核心,通过特许经营、代理制等新形式的引进,可以克服自身资金缺乏的缺陷,而且这些先进经营形式的引进,甚至可以引发中小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引起其经营与管理的变革,在增强企业资金实力的同时实现其发展的飞跃。

(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经验,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推进场主体准入制度、投资准入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社会征信制度建设、建立综合执法制度和建设行业监管制度等六大领域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和舆论环境。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政务服务窗口前移和下沉,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坚决清理各种涉企收费,加大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保护力度。进一步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认真落实《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及《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帮助解决各种困难,营造出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主办单位:九三学社宜昌市委员会
单位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樵湖二路一号 | 邮箱:HBYC93@126.COM
技术支持:宜昌市五环计算机网络公司
鄂ICP备11007263号-1 [ 社员登录 ]
Copyright 2001-2024 yc9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