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富
国家六部委编制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宜昌定位于三峡旅游的重要增长极和中心城市。湖北省委、省政府先后三次在宜昌召开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将“一江两山”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把宜昌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宜昌加快建设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宜昌,正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在朝着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宏伟目标大踏步迈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与文化关系紧密,两者融合空间十分广阔。宜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融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现代文明于一炉,具有国际品牌优势和特殊的地位优势。如何挖掘宜昌地域的文化特色并与旅游资源对接,增强宜昌旅游的品牌效应和竞争优势,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一、文化与旅游的内在联系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业已成为文化界、旅游界广大工作者的共识。把握文化与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确定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意思维、营销思维的前提。
(一)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价值,旅游是文化的外在表现
旅游的核心就是体验文化、弘扬文化、感受文化。人文旅游资源,如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建设设施,非物质形态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等,其底蕴与内涵就是文化。由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如桂林漓江、杭州西湖、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山东泰山等,表面上看不属于文化范畴,但它们都是千百年来经过人们鉴赏吟咏、描绘创作、科学解读、开发利用、四处传播,才由潜在的资源转变为人间胜景,这种鉴赏、开发和传播就是文化行为。可以说,旅游的过程就是追寻文化差异、享受文化乐趣的过程。
(二)文化是旅游的活水之源,旅游是文化的彰显载体
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是一种文化鉴赏。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旅游享受就属于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人们对充满异国他乡情调的城市文明、田园风光、民俗风情,满怀着好奇心,这是人类求异心理的典型反映;人们总希望在风光无限的山岳景观中获得美的感受,在壮丽雄伟的江河中获得美的熏陶,这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唤醒与律动;人们总期待着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在人类文明河床上获得智慧,这是人类求知和启智需求的体现;人们希望通过投身自然忘却烦恼,获得快乐,通过参与乐趣无穷的民俗活动放松身心,获得愉悦,这是人类追求快乐人生的需要;人们期望通过跋山涉水,回归自然,欣赏自然,强身健体,消除疲劳,这是人类健身养生的需要。上述需求的满足都需要文化的参与。
(三)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品味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文化积淀深厚和丰富的地方往往成为旅游热点之地。文化则通过旅游这个媒介得到了发展和创新,其蕴含的内容也通过旅游者的鉴赏得到传播与发展。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文化的价值获得充分体现,并实现两者协调共进。
二、宜昌地域文化特色
宜昌这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城市,经过历史的积淀,具有以下地域文化特色:水电工程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古代战争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
(一)雄伟壮观的水电工程文化
宜昌区域里建有雄伟壮观的葛洲坝、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以及清江梯级电站。水电工程是宜昌的特色所在,个性所在。水电工程文化是宜昌建成世界级水电旅游城的文化基石。宜昌这块地方已经创造和正在创造人类水电开发利用史上的一系列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已初步形成了言水电必谈宜昌,言宜昌必谈水电的广阔文化背景。这为发展宜昌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柱。
(二)灿烂悠久的历史名人文化
宜昌地区是巴文化的发祥地,是楚文化的摇篮。从20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到20万年前的“长阳古人”,再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老关庙文化”,清晰独立地展示了人类向前演进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展示了人类文明的系列演进轨迹。宜昌区域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文化有:
嫘祖文化——中华炎黄子孙的伟大母亲。
屈原文化——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昭君文化——民族和亲的使者。
关公文化——忠义形象的化身。
欧阳修文化——唐宋“一代文宗”。
杨守敬文化——晚清杰出学者。
宜昌历史名人文化为宜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固的文化基石,以此为契机,可以构筑具有宜昌特色的文化产业大厦,吸引中外游客。
(三)烽火犹存的古代战争文化
宜昌为西楚要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丰富的战争文化内涵。从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将白起攻楚,到现代日寇入侵宜昌,宜昌地区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战争,史不绝书。这些历史战事,既有历史事实,也有故事传说。无论历史事实,还是故事传说,它都是一种文化,为现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生活的素材,吸引人们对这块热土的向往。这些战争文化资源为发展宜昌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深厚的底蕴。
(四)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
一是中西并存、土洋结合的古建筑民俗文化。城市中心以镇江阁为中心街区,形成了以二马路为中心的沿江约
(五)风光旖丽的山水文化
“西陵山水天下佳”是一代文宗欧阳修描写宜昌山水的佳句。世人也有“天钟神秀在西陵”、“宜昌山水雄奇幽”的评价。这里有滩险流急、险奇神秀的西陵峡、明月峡、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有秀美端庄、风光旖旎的清江自然山水,有形态各异、富有传奇色彩的三游洞、白马洞、龙泉洞、古潮音洞、龙潭河洞,有无山不奇、无峰不秀的柴埠溪自然风景区、神龙架风景区、五峰后河风景区,有鬼斧神工、返朴归真的九畹溪漂流、杨家溪漂流,还有各具特色、历史厚重的西陵山、虎牙山、玉泉山、中武当天柱山、鸣凤山等五大名山。宜昌的山水文化特征独具特色,为我们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天然契机。
三、宜昌旅游与文化对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与文化关系紧密,两者融合空间十分广阔。但宜昌在发展旅游中,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还不够,主要表现在:
(一)对宜昌地域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够
宜昌众多旅游地自然景观无与伦比,但缺乏人文底蕴的挖掘,或虽有挖掘但挖掘的深度不够、开发投入不够、开发包装不够,这使得宜昌市的旅游产品无法与四川九寨沟、广西桂林山水、云南丽江等旅游产品相媲美。
(二)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宜昌在旅游资源上具有优势地位,但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观光型产品为主,具有宜昌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体验产品不多。在峡江听不到船工号子,游大坝实际看不见坝体,没有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非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相应旅游线路之中,产品结构单一。
(三)旅游营销的文化特色不突出
近年来,宜昌市先后提出“三峡捧出宜昌市,世界崛起水电城”、“三峡明珠”、“中国动力心脏”、“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的宣传口号,也举办了“中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等国际性旅游节庆,试图将宜昌的旅游品牌推出湖北,推出中国,走向世界,事实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宜昌市的旅游形象逐步地清晰起来。以上营销口号本意在于突出宜昌水电文化特色,但口号多了,反而让人影响不深刻,同时该营销口号也只是突出了宜昌水电之城一个文化符号。
四、突出宜昌地域文化优势,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
宜昌的旅游文化产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突出地域文化优势,突出重点,配套开发,实施精品战略,着力打造精品,以增强旅游区的文化魅力。为此我们建议:
(一)建设宜昌水电工程博物园
宜昌旅游文化资源影响最大、最具特色的是大坝电站与名峡和水库构成的山水与人文为一体、熔古代与现代为一炉的水电旅游文化。建议在葛洲坝坝头建设宜昌水电博物园,园内建设立体大坝模型,介绍水电工程的原始地质构造、大坝主体结构、工作原理等,给游客直观的体会,避免很多游客看完大坝后因不知原理而兴趣剧减,让普通游客可以通过博物馆深刻感受到我国水电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建设滨江名人文化走廊
宜昌区域从古至今,其原生名人和非原生名人非常之多。传说的人物有炎帝神农、嫘祖,帝王将相有楚庄王、刘备、关羽、诸葛亮等,先贤名流有
(三)建设巴楚文化风情园
宜昌是巴楚文化的发源地,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个性鲜明、内涵丰富、优势突出。如巴楚音乐、舞蹈、绘画、雕刻、漆器、青铜铸造、服饰、丝绸织锦、竹编、干栏式建筑等等,宜昌现在还留有大量的巴楚文化遗址遗迹。我们可以在城市与乡村的某一个结合部,以及城区边缘旅游景区,规划一片区域来建设巴楚文化风情园,既是旅游景点,又是度假村,还可以进行巴楚民俗风情歌舞表演,如《楚水巴山》、《土里巴人》、《巴楚乐宫》等,还可以建设具有巴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街、饮食一条街,让旅游者在游山乐水、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之后,购买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纪念品去品赏。这样既可以带来社会价值,也可以带来经济价值。
(四)建设具有宜昌地域文化标识的城市景观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品位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内在形象的核心是文化,城市的外在形象是物化了的文化。因此,就必须加大地域文化标识覆盖和建设,把宜昌地域特色文化写在城市的“脸上”,尽一切所能,将城市的所有硬件都当作传承特色地域文化的具体载体,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让游客在城区落脚进行二次消费,减少游客过境游。
一是要利用整合宜昌文化资源的契机,规划和新建设一批彰显宜昌地域文化特色的场馆街区。如建屈原广场、昭君广场、三峡文化博物馆、滨江文化长廊、土家特色街、水电博物馆等等,着力打造能彰显宜昌城市特色的文化标识,从而形成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宜昌市已经提出打造“湖北旅游名街”来推动旅游服务中心、文化西陵建设。
二是要在现有的公共设施中增添宜昌地域文化特色。利用城市中的栏杆、桥栏、石刻、碑文、景墙、雕塑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硬件载体,把与宜昌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传说、成语典故等加以固化,赋之于上,从而凸现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城市的公园绿地上,可以增设浮雕景墙、书简景墙、书本构架、电脑显示器框架、地球仪等,突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保护原有的城墙遗址,加以修复和改造,再现老街巷、老街区、老水系的原貌,恢复古地名、古路名、古街名、古城门、古泉名的原名,把历史文化以地名的形式进行固化。将路灯、灯箱、广告改造具有宜昌地域文化的特色,根据宜昌城市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协调布置不同样式的灯具和灯光。利用城市中的植物载体来充分展示宜昌地域文化特色,多种植一些地方特产的、体现地方特色的花草树木。
(五)建设宜昌文化创意产业园
打造精品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与旅游相融互动,进一步推动旅游发展。可以建设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画家村等一批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打造动漫文化品牌和旅游产品,大力挖掘巴楚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三峡地域特色的戏剧、文学、绘画、音乐以及传统民俗、传统商业、传统娱乐巴楚文化主题旅游项目,将现有高端精品歌舞如《楚水巴山》、《土里巴人》等进行包装宣传,推向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