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宜昌市委 涂璇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生物产业作为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加大推进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生物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在“十二五”末把生物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宜昌生物产业园已纳入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对于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宜昌生物产业园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宜昌市四大支柱产业(化工、电力、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和生物制造业为主的生态型产业园区。根据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生物产业园将在10年内建成千亿园区,成为引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为进一步推动宜昌生物产业园的快速健康发展,下面就加强校企联合和人才培养、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一、 利用本地生物企业资源,打造地方生物品牌产品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不仅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产业基础。目前我市已经拥有38家不同类型的生物生产企业,其中人福药业、东阳光生化为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龙头;安琪酵母不仅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生物企业界都具有重要地位。虽然生物产业园区自今年正式开园建设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有安琪、人福药业、杜勒制药、致中生物等8家企业的生物产品项目在建,投资超过了40亿元。但是按照生物产业园区的设计规模,要建设43个重点生物项目,总投资达到184亿元,从前期发展状况来看,目前生物产业园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巨大的挑战。着力吸引海外高科技生物产品和项目入园,引入一些战略型新兴生物产品项目。而海外新项目的引入工作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产品相对独立,难于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有限;因此,更重要的是应多考虑根据宜昌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打造自己的高科技生物品牌产品。从目前我市生物产品分析来看,其中不乏具有科技含量提升空间大、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项目。茶叶和神农架地道中药材是宜昌的特色农产品,也是宜昌地区的特色生物产品,但是目前这些产品项目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产品单一且科技含量不高。企业应该着眼未来,利用建设生物产业园的机遇,用战略的高度和发展的眼光加快产品结构改造和新型产品研发,进一步增加产品种类和扩大产品知名度。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自主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以高端生物产品带动源头产业,形成一套运行良好的产业链,打造宜昌本地特色品牌。其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将远大于单一入园产品所带来的相应税收和对地方GDP的贡献。目前已有富程生物科技将投资21亿元对采花茶饮料以及茶叶深加工产品项目入园建设,但是这样的项目还是为数不多,应加大鼓励地道中药材项目的相关产业投资和建设,从原料药种植、提取加工到中成药开发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并注重本地品牌建设和宣传,形成具有宜昌特色的新兴高科技生物品牌产品。
二、开放思想,加强校企联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双赢
现在已经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也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宜昌生物产业园的建设将会推动宜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这个发展时期,政府应将全面落实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势战略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人才战略将进一步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科教中心城市,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虽然产业园区在前期规划中将与高校的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公共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网络在内的产业化平台建设列入主要措施,但是具体怎样落实这些措施,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方案。生物产业园区对于高校和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的过程和发展方向,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企业应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不应把企业的发展以单纯追求产值的增加为目标,应在希望吸引高科技高水平人才的同时,也要利用周边高校资源着力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才。三峡大学作为宜昌地区唯一的综合性的高等院校,与宜昌周边的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有很多可供产业园区企业参考借鉴的经验。其中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与安琪酵母、宜都东阳光、人福药业、三峡药业等多个生物医药企业已经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学院不仅仅安排学生去各企业参观实习,部分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产品研发,他们还在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上做了一些探索性革新。一方面学院选派优秀一线教师到企业学习,了解生产实践和产业过程,克服高校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省教育厅对此也很重视,专门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资助高校教师深入企业学习锻炼。三峡大学的年轻教师基本
三、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项目
不断完善富有特色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体系,对于全面推进宜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形成科教资源与经济社会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园区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出台了相应措施,包括运用市场机制,建立高层次的研发机构,以及建立相应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增强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高校具有人才和技术优势,但是往往市场敏感度不强,研究的成果很难转化成生产力;而企业对市场把握敏锐,了解市场需求,目标明确,但往往缺乏对产品的系统研究。因而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良好模式来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科技孵化大楼是一个比较好的科技创新平台,但是这个平台的良好运行需要一个好的机制,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是不是要与产业园区企业的生产目标是一致的;是不是要建立一个相关专业的研发团队,团队成员既有企业的研发人员,也有高校的科研人员;是不是应该优先鼓励本地高校和企业的项目成果转化;重大科研成果是否给予相应奖励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等等。引入的项目和自主研发的项目应该区别对待,鼓励园区科技人员投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并赋予宜昌特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