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员天地 > 社员作品
北山坡上,岁月有痕
——《宜昌师专的故事》后记
发布日期:2023年6月6日 来源:西陵支社 作者:李云贵 阅读10834次

        时隔多年,午夜梦回,我依然穿梭在宜昌师专校园中:香樟树下的漫步、篮球场上的奔跑、课堂上的慷慨激昂、寝室里的欢声笑语……这里留下了我的青春我的梦。与之结缘,始于一次高考。1979年9月,作为恢复高考“新三届”的一员,我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宜昌师专,也成了我梦想起航的地方。

        宜昌师专建在北山坡上,站在楼上可以远眺滚滚长江,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宜昌人杰地灵,曾是屈原、昭君故里,还有白居易、苏轼探访下牢溪的故事,更有三国古战场的遗迹,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文情怀,便在这山水之间荡漾开来。一代代学子在其中浸润、沉醉,激荡起青春的热情和生命的浪花。宜昌师专因地处北山坡,也被称为宜昌的“北大”。虽是戏称,却也恰到好处地道出了它在当时对于整个宜昌地区的巨大贡献。

        它是宜昌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宜昌及周边地域基础教育的摇篮,是宜昌地区干部培养的基地,是三峡大学师范教育之源,是宜昌人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为宜昌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宜昌师专前身是宜都县红花套镇的“湖北省立宜都师范学校”,诞生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成立于1946年8月,安置了战后约400名“保育生”。后来发展成为位于宜昌市西坝的“湖北省(立)宜昌师范学校”以及北山坡的“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沧海桑田,20世纪末,因为全国高校布局调整,宜昌师专悄然隐退,成为只能在记忆里寻找的故事。

        五十年流金岁月,五十年风雨兼程。多少艰辛,多少汗水,多少感动,多少激情。它们像一簇簇燃烧的火,温暖、照亮了一代代学子、一代代校友。蓦然回首,那些人、那些事,他们依然深藏我们心底,依然在北山坡上含笑不语、静等我们。记忆中的温馨,工作中的闪亮,无不折射出宜昌师专发展的熠熠光芒。此刻,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想拥有一本记录母校宜昌师专峥嵘岁月的书籍。

        遗憾的是目前市面上很难找到一本与宜昌师专历史有关的书籍,这不能不说是宜昌地域文化的一种缺憾。

        为了抢救这一渐行渐远的历史文化宝藏,一群有着师专情怀的校友、传媒专家、地域文化研究的学者,成立了《宜昌师专的故事》编辑专班,着手收集老宜昌师专的故事。盘点五十年发展脉络,梳理五十年心路历程——“校史钩沉”、“岁月留痕”、“杏坛风采”、“桃李芬芳”、“北山撷拾”和“附录”六个板块、不同视角的师专故事荟萃云集。我和《三峡晚报》副刊部主任、高级编辑冯汉斌共同策划、主持编写《宜昌师专的故事》的动议肇始于2012年初,并在《三峡晚报》2014年10月24日“副刊”上刊登《峥嵘岁月,并不如烟 ——〈宜昌师专的故事〉开始征集》的启事,随后还在《三峡日报》《三峡商报》《宜昌社会科学》和《宝塔河》等媒体上持续登载。该项工作迄今已十个年头,曾因故中辍,但我们对师专的情怀始终没变。在征稿、组稿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各位老领导、老教授和校友们的鼓励和大力支持,宜昌师专创始校长、年近百岁的老人徐汝潭,耋耄之年的原宜昌市副市长、著名杂文家符利民,古稀之年的原宜昌师专副校长、湖北三峡学院师范学院院长刘锦程和花甲之年的副院长张朔,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看到步履蹒跚的诸多老先生积极撰稿,着实让人感动,再次深表感谢。也正是因为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鼎力相助,才使我们编写《宜昌师专的故事》这一热切愿望成为现实。由于水平有限,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没能载入其中,我们只能期待接下来的《宜昌师专的故事》第2辑、第3辑了……

        谨以此书,献给永驻我们心中的母校——宜昌师专!

                                                                                                                   2022年9月10日教师节

 

主办单位:九三学社宜昌市委员会
单位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樵湖二路一号 | 邮箱:HBYC93@126.COM
技术支持:宜昌市五环计算机网络公司
鄂ICP备11007263号-1 [ 社员登录 ]
Copyright 2001-2024 yc93.com All Rights Reserved.